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建议提案>2025年度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12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关于

届人大次会议第0122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张义清代表:

提出的《关于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建议》(第0122号)收悉。经与重庆市税务局共同研究办理,城乡医保直接涵盖长护险将长护险单独列项等事项已经采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署,巩固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着重解决重度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障问题按照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20195选择大渡口、巴南、石柱、垫江4个区县开始试点2022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区县38个区县,两江新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均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20243月将中度失能人员纳入待遇保障范围。截至2024年底,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覆盖800万人,累计享受待遇5.77万人,累计为参保群众减负8亿元。

目前,我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已逐步完善。一是筹资方面由单位和个人按1:1比例分别承担单位、个人缴费部分均以个人职工医保缴费基数为基数,分别按每人每月0.1%的费率筹集,单位缴费部分从医保基金中划拨,个人缴费部分从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中代扣代缴。二是评估方面采用国家统一的失能评估标准,该标准已将认知能力和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纳入评估,评估达到重度失能和中度失能时达到我市失能标准;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工作,由基金承担评估费用。三是待遇方面完善为居家组合护理、机构上门护理、机构集中护理”三种,其中者为定点护理机构上门和个体护理人员居家提供护理服务,后两者为定点护理机构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能够满足各种场景的需求;服务待遇结算标准分别为重度失能人员每人每天506060、中度失能人员每人每天202020元。四是经办方面采用全市通办模式,参保人可在市内就近或方便的任一区县申请失能评估和享受护理待遇。五是会同成都市医保局在202310月实现成渝地区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结论互认,在国内率先从机制上实现跨省际长期护理保险异地评估,并在20245月将评估结论互认范围扩大到中度失能人员。

通过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初步建立我市长期护理保险运行体系,切实保障失能人员的护理需求、有效降低其家庭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较好助推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护理等相关产业发展。

二、关于城乡医保直接涵盖长护险事项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扩大到居民医保参保人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居民筹资缴费问题。目前我们正充分借鉴已开展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居民医保参保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办法,适时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扩大至居民医保参保人。

据了解,目前国家层面正拟就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意见,将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作出统一部署。在国家有关文件发布后,我局将会同财政部门加强调研,在认真研究总结我市试点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按照保障基本、公平适度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完善适合我市市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动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稳妥有序地推进我市长期护理保险扩面提质。

三、关于将长护险单独列项事项

目前,我们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宣传工作。一是开展线上宣传。市级层面通过重庆市政府、市医保局官方网站,以及官方微信、重庆日报、华龙网等渠道进行宣传;各区县通过融媒体、微信公众号、群发短信等形式开展线上宣传。二是开展线下宣传。所有区县制作长期护理保险宣传资料,进园区、进乡镇、进社区、进医院,现场为群众宣传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和经办流程。三是探索数据联动精准宣传。部分区县与当地残联、卫生健康、街镇形成联动机制,按月共享残疾、重病人员信息,主动向潜在的待遇享受人员宣传政策,引导和帮助其申请失能评估,对达到待遇享受条件的及时发放待遇。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扩大至居民医保参保人后,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宣传,让老百姓及时了解长期护理保险的缴费标准、服务待遇享受、社会效益等。

此答复函已经吴良和副局长(主持工作)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版权所有: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

ICP备案: 渝ICP备2000143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106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228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