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信用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重庆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信用管理办法》
政策解读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印发了《重庆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信用管理办法》(渝医保发〔2025〕3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就《管理办法》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推进医疗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保障群众利益和医疗保障基金安全,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国令第73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0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9〕11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21〕31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医疗保障监管工作实际,制定了本《管理办法》。
二、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共有7章37条,分为总则、信用信息归集、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与发布、评价结果应用、信用修复、附则等。
(一)总则。主要明确了制定本《管理办法》的目的、意义、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等有关内容。
(二)信用信息归集。主要明确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各类信用主体基本信息、守信信息、失信信息、信用评价结果、历史信用信息等有关内容。
(三)信用承诺。主要明确了各类信用主体公开作出信用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等有关内容。
(四)信用评价与发布。主要明确了信用评价的计分方式、周期和信用分级等有关内容。
(五)评价结果应用。主要明确了医疗保障等行政部门根据不同信用主体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其实施联合激励或惩戒、分级分类监管的具体措施等有关内容。
(六)信用修复。明确了信用主体纠正失信行为,进行信用修复的程序和规定等有关内容。
(七)附则。明确了《管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的印发,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市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对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推进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